高超音速武器
談到近年的高精尖武器,無法不提高超音速武器。
2018年,普帝宣佈俄羅斯已成功試射並擁有高超音速飛彈系統,匕首和皓石,並聲稱這些武器的高速足以突破所有反導系統。
在俄烏戰爭初期,這些高超音速武器引起了廣泛關注,但在西方防空系統陸續投入以後,它們漸漸失去了神秘感,亦未能成為俄方突破困局的關鍵。
在俄羅斯推出高超音速武器後,美國社會震驚,民間稱之為「史普尼克危機」Sputnik Crisis again 。美國軍方和科研機構則一面安撫、一面強調,美國一直在研發高超音速技術,並擁有豐富的研究基礎。然而,自2017年加大研發力度以來,直到2025年,四個軍種仍未能部署可用的高超音速武器。多種型號的試驗失敗時有報導(如LRHW、HGB、CHGB、PHD),而暫稱為黑鷹的項目亦仍然未能真正佈署。(Typhoon System 「堤豐」暫不用作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發射的攻擊武器是陸基中程巡航導彈)
問題在於,當其他國家宣稱已擁有可投入使用的高超音速導彈時,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卻停滯不前。美國發生了什麼事?連伊朗和北韓都聲稱擁有高超音速武器,但美國卻竟沒有類似的武器?
高超音速武器的進攻與防守
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已分別用上了空射、艦射及陸基高超音速導彈攻擊烏克蘭的固定目標; 而伊朗亦已利用高超音速導彈配合無人機及其他導彈攻擊以色列。這些作戰都驗證了高超音速武器在攻防方面的概念。這些事件亦顯示了高超音速武器的可行戰術和限制。突破和防守,除了依賴科技,還取決於數量,而數量的問題在於成本。
如今,當一些被視為科技相對落後的國家和社會如北韓,甚致非洲拖鞋軍(俄媒報導,已在使用中)也能發展出高超音速武器,攻擊美軍艦艇,反觀美國的停滯令人詫異。
美國仍未擁有高超音速武器,除了可能因為要求及標準不同…還有這可能…
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發,表面上始2001於911事件後,因兩三次入山追擊和捕獵拉登的軍事行動,因時效性的問題而失敗。於是醞釀已久的構思,進一步落實成追求「全球打擊」(瞬間)Global Strike的能力。相應的武器亦開始研發……
而其他國家也一直明裡暗裡,努力研發,能夠突破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武器; 最終高超音速導彈應運而生。
在某種程度上,高超音速導彈是其他國家超越美國的技術及慣性思路的成果。美國對高超音速導彈的發展不如其他國家積極,是因為有其自身的戰略和戰術考量。在美國,許多人認為,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的性價比低,因為現有的武器已能達成相似的目標,何必再花大錢研發高超音速武器。此外,高超音速武器的終極目標是突破導彈防禦系統,而有效又層層俱備的導彈防禦系統,全地球幾乎只有美國擁有,因此美國對於研究對抗自身武器的系統自然興趣不大。一如利用彈道導彈ASBM,攻擊航空母艦;還有反隱形戰機的IRST系統,都是同一情況(最早投入大錢研發機載IRST系統的是俄羅斯,最早用於Su-35用作對抗美國隱形戰機,當時的效能跟現在的西方系統當然是天淵之別,而且只算輔助手段…告訴機師那兒可能有隱形戰機。)
美國人對高超音速飛彈系統「只守不攻」的思路,單從成本上說已是行不通了,亦因此要尋求以防空飛彈擊落高超音速導彈以外的反導手段,例如: 傳說中的「定向能」武器,但「定向能」武器仍未有真的、可應用佈署的系統,一切仍在實驗中。
向前觀望,相信高超音速飛彈系統的技術將會快速擴散!
有人用好大喜功形容川帝政府,他會否突然宣佈美國擁有SR-72及其他高超音速武器系統? 拭目以待…
後記:
高超音速飛彈/飛行武器(5倍音速以上)的核心技術
1. 發動機、推進系統及彈道(哪一種高超音速模式?)
a. 助推滑翔系統:通常包括一枚火箭,用於將飛彈推進到高空並加速,然後釋放滑翔飛行器。(HGV)
b. 高超音速巡航飛彈:這些飛彈使用超音速沖壓噴射發動機實現持續高超音速飛行,無需滑翔階段。它們透過持續推進而不是滑翔來保持高速。(HCV)
2. 耐熱材料
3. 目標照準(Targeting) 及解決黑屏物理現象(若要打擊移動目標)
*網上有詳細、也有簡易的有關高超音速飛彈的解說,台網CASE報科學解釋不俗。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3.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