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公司認為,物理 AI 在機器人等市場的影響力最近才逐漸顯現,這得益於多模態模型和推理能力的突破,類似於 2019 年 LLM 投資熱潮前的階段。儘管短期內不會出現每家都有人形機器人的局面,但輝達正處於絕佳競爭位置,並有望在自動化內容創作、自動駕駛、製造和醫療等多個行業捕捉「鎬頭投資」機會。數據和算力仍是製約自主系統普及的核心瓶頸,而輝達正處於破局的前沿。
最後,文章提到對輝達股票的看法。雖然這次 GTC 大會未爆出重大新聞,但影響深遠。 CEO 黃仁勳在 CES 上持樂觀態度,但對早期爬坡期的挑戰有所保留,而在 GTC 上明確提出多輪、多年持續擴張的趨勢,涵蓋訓練和推理。這技術路線圖給 ASIC 和商用晶片帶來了巨大壓力,同時實體 AI 也帶來了新一輪的運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