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輝達未來4年擬大規模採購美製晶片 Blackwell也將在美生產 以應川普關稅
[打印本頁]
作者:
chandlerhcen
時間:
2025-3-22 08:02 AM
標題:
輝達未來4年擬大規模採購美製晶片 Blackwell也將在美生產 以應川普關稅
輝達未來4年擬大規模採購美製晶片 Blackwell也將在美生產 以應川普關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3-22 08: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輝達未來4年擬大規模採購美製晶片(圖:REUTERS/TPG)
在 2025 年 GTC(GPU 技術大會)上,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證實,該公司計劃未來四年內投入數千億美元購買美製晶片,以減少對亞洲製造業的依賴,並應對川普政府可能徵收的關稅政策與台灣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此外,Blackwell 系統也將在美國生產,顯示輝達正逐步擴大在美生產佈局。
據《金融時報》報導,黃仁勳在 GTC 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現在正在亞利桑那州生產晶片。」他也向《金融時報》確認,Blackwell 系統正在美國生產。儘管黃仁勳沒有詳細說明台積電 (2330-TW)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 Fab 21 工廠正在生產哪些具體晶片,也沒有透露輝達在那裡的產量,但「正在生產的晶片」表明實際的晶片(而非測試或原型晶片)正在製造中,儘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已經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
輝達計劃在未來四年增加在美國的生產投入。黃仁勳對《金融時報》表示:「總體而言,我們將在未來 4 年採購總價值可能達到 5000 億美元的電子產品。」這個計畫的背景是,儘管客戶 PC 的獨立 GPU 銷量普遍在下降,但旗艦圖形處理器的晶片尺寸卻在增加,因此輝達生產的晶片空間也在擴大。此外,輝達龐大的數據中心 GPU 的銷量正在上升,該公司預計這種趨勢將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因此,輝達計劃在未來四年在晶片上投入約 5000 億美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輝達主要以客戶端 PC 和資料中心的 GPU 而聞名,但該公司也為汽車和各種嵌入式應用設計自己的 CPU、DPU、NVLink 交換器、網路晶片和系統單晶片(SoC)。
輝達的絕大多數晶片都是由台積電 (2330-TW) 生產的,儘管有些晶片是由其他代工廠生產的。此外,輝達的產品和基於輝達的產品也使用了許多其他非輝達設計或台積電生產的晶片,例如 AMD(AMD-US) 和英特爾 (INTC-US) 開發的 CPU,以及美光 (MU-US)、三星、SK 海力士生產的 GDDR 和 HBM 儲存器。輝達還使用其他供應商的各種組件,包括計時器、系統管理控制器、時鐘產生器、電源管理 IC、模擬設備和各種控制器 / 微控制器。
隨著美國半導體生產的擴大,生產記憶體(美光、SK 海力士)和其他組件(Analog Devices、GlobalFoundries、Texas Instruments)的公司都在美國建設新的產能。例如,美光的晶圓廠將於 2027 年投產,SK 海力士預計將於 2028 年投產,TI 的 SM1 晶圓廠預計將於 2025 年投產。因此,輝達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從美國工廠採購這些組件。此外,輝達的下一代 x86 伺服器將使用 AMD 或英特爾的 CPU,這些 CPU 可以由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或亞利桑那州的英特爾生產。
綜上所述,隨著美國半導體生產的擴大,輝達在未來幾年花費數千億美元購買美國製造的晶片也就不足為奇。然而,一個關鍵問題是,黃仁勳所說的「數千億」是指接近 1250 億,還是 2500 億至 3000 億,因為美國將有許多新的晶圓廠在本世紀後五年投產。這項計畫不僅反映了輝達對美國製造能力的信心,也顯示出其在全球供應鏈調整中的靈活性和前瞻性。
作者:
richdownload
時間:
2025-3-22 02:13 PM
看起來, 美國控制媒體的功能, 開始作用了,
一手要拉走全球供應鏈的意圖先寫在前,
二手找了美國州長, 加上台灣經濟部的推力,
要拉台灣的供應鏈,還說要幫助廠商在外地建立商業環境,
真的一些話有真實跟假面的二面,
懂不懂的人, 就看對於真實意圖的了解與解讀了.
作者:
aa0975707559
時間:
2025-3-23 11:49 AM
美國佔盡便宜吃人夠夠 可憐阿
作者:
eapliken
時間:
2025-3-23 12:39 PM
看來關稅還是最強的武器
作者:
eapliken
時間:
7 天前
看來輝達也要默默低頭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3.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