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台灣總體經濟 [打印本頁]

作者: yanglee2004    時間: 2025-1-22 10:25 AM     標題: 台灣總體經濟

預估1 月外銷訂單年減3.0%,主因淡季、川普政策、農曆年所在時間效應與去年同期基期偏低影響
重要訊息
12 月外銷訂單529.2 億美元,月增1.2%(季調增1.9%)、年增20.8%,優於市場預估中位數的18.8%(圖1)。全年成長5.1%,略低於我們前年底預估的中高個位數。
評論及分析
電子類別接單普遍表現優異,原物料產品接單成長多呈月減年增。在主要貨品訂單方面,資訊通信產品152.5 億美元,較上月減3.6%、但年增達24.3%,主因AI 及雲端產業需求暢旺,帶動伺服器、網通產品訂單續增;且筆電與手機訂單也增加。電子產品199.2 億美元,較上月增4.3%、年增33.5%,主因AI 及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仍強勁,加上農曆年前備貨需求,推動IC 製造、晶片通路、IC 設計與PCB 訂單增加。光學器材18.9 億美元,月增6%、年增17.7%,一樣因農曆年前備貨需求,帶動面板接單成長,加上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也續增。原物料類別表現雖持續有些回溫,仍多呈月增年減態勢:基本金屬年減4.5%,主因鋼市低迷,加上海外同業低價搶單,使接單減少。塑橡膠年增5.5%,是三個類別中唯一月增也年增者,主因農曆年前塑膠原料客戶備貨需求上升,加上橡膠原料及製品接單成長。化學品微幅年減0.6%,主因石化產品持續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過剩之低價競爭影響,惟電子用化學材料接單成長抵消部分減幅。機械年增6.0%,主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各國積極擴充半導體產能,挹注相關設備訂單成長除歐洲外,來自各區的訂單皆有雙位數成長。來自美國訂單年增31.0%,以電子產品增加29.1 億美元(或增54.7%)最多。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年增13.6%,以電子產品增加12.9 億美元(或增24.9%)較多。來自歐洲訂單年增 9.5%,以資通產品年增 18.4%較多。來自東協與日本訂單分別年增24.9%與25.7%(圖4、5)。除歐洲外,來自各國的訂單皆有雙位數成長,可能凸顯川普關稅政策下各國皆有提前下訂與出貨的壓力。
結論
12 月訂單表現亮眼,一方面是農曆年前先拉貨的基期效應,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川普關稅政策下各國皆有提前下訂與出貨的壓力。然而第一季進入淡季,加上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抑制接單成長,是相對不利的局面。1 月按家數計算之外銷訂單動向指數為35.8,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2.4,主要受農曆年工作天少一週的影響(圖6)。我們預估1 月外銷訂單年減3%,受淡季、川普政策、農曆年所在時間效應與去年同期基期相對偏低因素綜合影響。從個別動向指數來看,除了礦產類別外皆會收縮,相對過去幾個月沒有什麼亮點。
作者: ymcaohya    時間: 2025-1-22 11:30 PM

台灣的外銷有的高有的低,石化業幾乎全軍覆沒,鋼鐵業也不惶多讓,只剩下電子產業能看但是電子產業的營收要看產品是不是當紅的產品不然也是毛三到四
作者: eapliken    時間: 2025-1-27 12:35 PM

還是看產業 好壞差很多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3.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